富途研究 | 预期联储降息,不会买?买标普指数就好!

3591人 浏览2024.11.26

北京时间3月21日凌晨2点,联储局宣布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至5.5%这个区间不变,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第五次保持利率稳定,这一决策与市场普遍预期相符。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储局主席鲍威尔释放了温和信号,暗示当前利率可能已经接近周期性高点,并认为年内某个时候启动降息是合适的,尽管目前通胀水平仍居高位。

根据其最新发布的经济预测点阵图预示,今年内联储局计划总共下调利率75个点子,这意味着可能分三次每次降低25个点子,以逐步放宽货币政策。

图:利率点阵图对比

資料來源: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
資料來源: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

资料来源: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从历史数据来看,自1982年以来经历的11个联储局加息和降息周期中,标普500指数及纳斯达克指数在首次降息后的六个月期间通常表现出强劲的平均回报率,接近10%。这意味着市场往往对货币政策宽松作出积极反应。

面对降息预期带来的潜在市场利好,投资者可能会问:在众多选项中,该如何挑选合适的投资组合呢?

对于这个问题,巴菲特早已给出了答案:

“我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标普500指数基金。”

“人们花了大量金钱去买选股建议,但他们并不需要。如果您下注美国,维持数十年的仓位,那您的收益率就会比买国库券要好得多,也比那些跟随选股建议的人做得要好得多。”

自1993年至2018年长达25年间,他累计14次推荐标普500,甚至在其遗嘱中明确规划,将个人财产的90%投资于标普500,充分彰显了他对这一指数长期稳定回报的信任。

首先,标普500指数作为美国股市最重要的基准指数之一,涵盖了美国大型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现,其成分股囊括了各个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具有极高的市场代表性。当宏观经济政策转向有利于股市上涨时,标普500指数往往能够较为充分地反映这种宏观趋势,提供给投资者一个把握市场整体涨势的有效工具。

其次,投资标普500指数相当于分散投资于500家优质公司,相比单个股票投资,风险更为分散,降低了单一公司经营状况波动带来的影响。而且,由于标普500指数包含了多个行业的龙头,即使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各行业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对冲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特定行业风险。

最后,通过购买跟踪标普500指数的ETF或其他指数化投资产品,投资者可以便捷、低成本地参与到整个大盘的表现中,无需挑选个股或频繁交易,尤其在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或降息预期带来复杂市场情绪时,这样的被动投资策略更具稳定性。

有哪些产品可以选择?

与标普500挂钩的ETF指数股票型基金,提供了一站式的低成本解决方案。以SPY为例,费用率仅0.09%,远低于股票手续费或是共同基金的1~2%,显得非常划算。

巴菲特认为这种被动投资的模式非常适合一般投资人,不仅能够节省研究个股的时间,甚至更有机会获利,适合有意长线布局美股的投资人:

“我经常推荐的就是低成本的标普500指数基金,但是只有极少数谦虚的朋友才会相信我的话。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极富有投资者、基金经理、养老基金真正遵循了我的建议,他们礼貌的感谢我。但是转头就被收取高管理费的资产管经理说服,从而选择另外一种投资方式。”

美国市场上的知名标普500 ETF 包括:

1.  $SPDR 标普500指数ETF(SPY.US)$:通常被称为“蜘蛛”(Spider),是市场上首个也是最知名的标普500指数ETF之一。由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管理,于1993年推出,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之一,而且一直是投资者广泛使用的美国大盘股投资工具。SPY具有极高的流动性,每日交易量巨大,这使得投资者可以轻松买入或卖出,并且买卖差价(spread)通常很小,对于大手交易者尤其有利。

2.  $标普500ETF-iShares(IVV.US)$:IVV是由BlackRock旗下的iShares发行的一款ETF,同样旨在追踪标普500指数的表现。IVV的费用比率相比SPY更为低廉,在0.03%左右。虽然IVV的流动性不如SPY那么高,但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其日均交易量仍然足够满足正常的交易需求。

3.  $标普500ETF-Vanguard(VOO.US)$:VOO是由著名的低成本基金管理商Vanguard集团管理的ETF,同样紧密跟踪S&P 500指数。VOO的费用比率通常在0.03%左右,这也是Vanguard一直以来秉承的低成本投资策略的体现。

4. 除了上述三只追踪标普500指数的ETF外,亦可以留意 $ProShares标普500股利贵族ETF(NOBL.US)$:这是一只从标普500指数中挑选「股息贵族」(股息连续25年增长的公司)当做成分股的ETF。

杠杆ETF需要注意什么?

杠杆ETF(Leveraged Exchange-Traded Funds)是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如期权和互换协议)来放大其跟踪的基准指数每日回报的ETF,这些产品通常提供2倍或3倍的日回报,但同时伴有极高的风险,不适合长期持仓。

1.  $2倍做多标普500ETF-ProShares(SSO.US)$:SSO是为那些预期标普500指数在未来一天内将上涨且希望放大投资回报的投资者设计的。如果标普500指数当日上涨1%,理论上SSO会试图实现大约2%的日收益率。

2.  $3倍做多标普500-ProShares(UPRO.US)$:UPRO则提供了对标普500指数每日变动的3倍杠杆,即当标普500指数上涨1%时,该ETF目标是获得3%的日收益。

3.  $ProShares两倍做空标普500 ETF(SDS.US)$:SDS是看跌型ETF,当标普500指数下跌时,它试图提供指数日跌幅的两倍回报。

4.  $3倍做空标普500ETF-Direxion(SPXS.US)$:SPXS也是一个看跌型ETF,设计目标是在标普500指数下跌的日子里,提供指数跌幅三倍的回报。

然而,由于它们的构造和运作方式,杠杆ETF在长揸时会出现性能损耗,这通常被称为“衰减”或“损耗”。这种损耗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

复利效应
杠杆ETF的目标是每日提供基准指数回报的倍数。由于它们每天重新调整,时间的复利效应会导致长期表现与预期的多倍回报出现偏差。在波动的市场中,这种效应特别明显,因为杠杆ETF需要连续上涨来补偿之前的损失,并保持与指数的联系。

重置/再平衡成本
杠杆ETF每天结束时都会重新调整其杠杆率,以保持预定的杠杆水平。这种日常重新调整需要买卖衍生工具,可能会产生交易成本,尤其是在市场波动较大时。这些成本随着时间累积,可能导致长期表现下降。

资金借贷费用
为了获得杠杆效果,杠杆ETF需要借入资金或使用衍生工具。这些操作会产生借款成本或衍生品持有成本。这些费用会减少ETF的净资产值(NAV),从而影响长期回报。

波动性损耗
在波动的市场中,杠杆ETF的损耗尤为显著。由于它们提供的是日回报的倍数,因此在波动市场中,负回报会对ETF的价值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例如,如果市场在连续两天分别上涨和下跌相同的百分比,杠杆ETF的价值将会下降,因为损失会被放大。

管理费用
虽然管理费用是所有ETF的一部分,但在杠杆ETF中,它们也会影响长期表现,因为投资者不仅要支付基金的管理费用,还需要考虑上述杠杆操作相关的额外成本。

由于上述因素,杠杆ETF通常不适合长期投资。它们更适用于有经验的投资者,用于短期交易或对冲策略。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目标是提供2倍日回报的杠杆ETF,跟踪某个基准指数。以下是一个简化的例子,说明在波动市场中,即使基准指数的总回报为零,杠杆ETF的价值也可能下降。

假设:

(1)基准指数初始值为100点。

(2)杠杆ETF初始价格为$100。

(3)ETF的目标是提供2倍基准指数的日回报。

情景:

第一天,基准指数上涨10%。指数从100点升至110点。

杠杆ETF的回报应是20%(2倍的10%)。

ETF的新价值是$120($100起始价 + 20%)。

第二天,基准指数下跌9.09%(这会使指数回到100点,因为110点的9.09%下跌刚好是10点)。

杠杆ETF的回报应是-18.18%(2倍的-9.09%)。

ETF的新价值是$98.18($120 - 18.18%)。

结果:

(1)在两天结束时,基准指数回到了初始值100点,总回报为0%。

(2)然而,杠杆ETF的价格从$100下降到了$98.18,总损失为1.82%。

这个例子说明了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即使基准指数的性能恢复到原点,杠杆ETF由于每日重置而导致的损耗。在实际中,杠杆ETF还会受到管理费用、借贷成本和重置成本的影响,这些成本会进一步降低ETF的长期价值。

因此,杠杆ETF更适合那些目标是短期投资并且能够密切监控市场动态的投资者。对于寻求长期投资策略的投资者来说,这些产品的损耗特性可能会导致不符合预期的回报。不熟练的投资者建议对其敬而远之。

总结

巴菲特曾说,投资者很容易陷入“因为加了杠杆或者由于心理因素无法吸收坏消息的影响,导致他们被市场失灵所影响”的境地。我们在投资全球市场的时候,若对一国市场不了解,对股票研究存在疑虑,但是看好该国资产,最好的投资策略,就是学习巴菲特的“指数投资法”,同时,多注意一些基本知识和风险,将更有助于我们投资成功。

用富途证券一站式交易

港股一世免佣,开户专属丰富迎新奖赏

适用条款和细则 right-arrow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金融营销或投资邀约,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

相关推荐